原標題:把錢花在“刀刃”上——武警北京總隊教育引導官兵健康消費奮斗成才
馬澤宇繪
“指導員,花2800元錢買一雙鞋真的不是沖動,我家不缺這錢。”前不久,武警北京總隊某中隊指導員王雷在與新戰士易路談心時,發現他對自己的善意提醒并不認可。原來,易路家境優渥,入伍前花錢大手大腳,沒有勤儉節約這個概念。
“易路沒偷沒搶,花自家的錢買高檔球鞋無可厚非,大家不要小題大做”“不論貧富都應理性消費,花父母的錢滿足自己的奢侈消費,并不可取”……一次教育課上,王雷組織官兵就此現象進行討論,由此引發了不同消費理念的碰撞。
“大家的津貼都花在什么地方了?”在該總隊某執勤支隊開展的問卷調查中,近半數官兵表示,休假在家的花費比在部隊一年的花費還要多;多數已婚官兵坦言,除去日常家庭開支,在人際交往、休閑娛樂方面的支出占比最高。
“每次隨份子最少也要幾百塊,請客吃飯稍微上點檔次一頓就得上千元,人情消費讓人不堪重負……”一級上士尹少鵬統計完自己在休假期間的花費,其數額之大超出了他的預料。
“量入為出、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無論生活條件多么好,也不能丟掉這個好傳統,否則很快就會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該總隊某機動支隊政治工作部主任張勇認為,只有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才能助力官兵健康成長。為此,他們一方面組織官兵走進支隊史館,學習勤儉建軍的先進事跡;一方面深入調研摸清官兵消費現狀,了解高消費背后的心理需求,找準教育切入點,引導官兵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把錢花在刀刃上。
——合理消費一部分。“零食吃進口的,香煙抽高檔的,打車坐豪華的”,這是某執勤中隊戰士小雷入伍前的消費觀。家境殷實的他來到軍營后,對部隊倡導的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很不習慣,產生抵觸情緒。指導員席凱及時靠上與他談心交心,得知他對攝影和視頻剪輯感興趣,便鼓勵他加入中隊新聞報道小組發揮特長,同時建議他“投資學習”。半年時間,小雷合理規劃使用津貼,沒有向家里要錢,自費購買了專業書籍,很快成長為中隊的“業務小明星”,2次被評為“四有”優秀士兵。后來,他在日記中寫道:“健康消費,受益終生。”
部隊的集體生活溫馨卻又特殊,某執勤支隊位置相對偏遠,網絡購物一度成為許多人的首選。疫情防控期間,為了降低感染風險,需要減少網購。支隊以此為契機,組織官兵對照自己的購物清單,盤點哪些物品必須買、哪些物品可不買、哪些物品多余買,引導大家防止和克服沖動消費行為。別看這個小小舉動,很多官兵因此受益,一些往日的“月光族”也有了不少積蓄。
——轉給家人一部分。在某機動支隊防化中隊,官兵每人每月除留下部分生活費用外,把余下的工資或津貼轉給家人。“雖然錢不多,但代表著我對父母的孝心和對家庭的責任。每次翻看轉賬記錄,我都會感到十分幸福!”“00后”義務兵史云超,入伍前花錢沒有節制,讓父母傷透了心。如今他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一改往日陋習,把主要精力用在了部隊工作上,不僅軍事訓練成績名列前茅,還擔任了中隊政治小教員,去年底受到支隊嘉獎。每每看到孩子的進步,小史的父母特別開心。
某執勤支隊戰士張松光,入伍前受不良風氣影響,盲目攀比、追求奢華,花錢如流水。該支隊結合實際,把消費觀教育融入涉網涉密集中教育整治,組織開展“人人有存款、月月寄家人、讀書有分享”專項活動。活動中,張松光改掉了不良習慣,堅持每個月給家里寄錢。“現在孩子越來越懂事了,感謝部隊的教育培養!前段時間,我們家翻新了房子,擴大了養雞規模,日子越過越紅火。”日前,張松光的父親給中隊領導寫信,為兒子的成長感到欣慰。
——幫助他人一部分。“幫助一個人,收獲幸福的是一個人;幫助一個集體,收獲幸福的是一個集體。”這是某執勤支隊四中隊戰士羅琳曉的“幸福格言”。羅琳曉入伍后,一直默默地用自己的津貼資助母校的貧困學生。指導員李建嬌在一次談心中得知內情,兩人一拍即合。經過籌劃,2021年12月1日,由四中隊團支部定點幫扶云南省大理市彝族回族自治縣紫金鄉學校的“初心”助學微基金正式設立。
涓涓細流匯成海。“初心”助學微基金設立以來,這個中隊掀起了勤儉節約資助貧困兒童的熱潮,干部骨干帶頭捐款,人人踴躍參與。“通過這種方式,讓戰士們盡到一分社會責任,對他們的一生都會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李建嬌介紹,如今戰士們把山區學校的孩子視為親人,每逢節假日、休息日,他們都會錄制祝福視頻,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長大后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
“勤儉持家是個寶,點滴節約無限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走進該總隊各個營區,記者不僅抬眼可見這一幅幅簡單的標語、一處處溫馨的提示,更能感受到“勤儉節約光榮,奢侈浪費可恥”的觀念已經刻印在官兵心中。
微議錄
成由勤儉敗由奢
■張 雯
當前,個別官兵熱衷于講排場、比闊氣,致使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滋長,甚至引發網絡賭博、網絡借貸問題,不可不察。
成由勤儉敗由奢。過度消費只能滿足一時之欲,最后是“苦了自己、坑了親友”,對個人的成長進步和集體榮譽百害無一利。因此,務必把厲行節約像作風養成一樣抓緊抓實,戒除驕縱奢靡,愛惜一絲一物,讓節約一粒米、一度電、一滴水、一分錢成為習慣。
崇儉戒奢,也要法治先行。要從制度建設、政策制訂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健全大力弘揚優良傳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政策制度和監督機制,從根本上遏制鋪張浪費、揮霍奢靡之風,讓勤儉節約的價值理念真正深入兵心、蔚然成風。(■王 斌 武炎龍 安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