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國槍械設計師雨果·施麥瑟將沖鋒槍和重機槍的優勢合二為一,成功打造出一款名槍——Stg-44:突擊步槍的“鼻祖”
上圖:Stg-44突擊步槍。資料圖片
提及突擊步槍,不少軍迷會聯想到AK-47、M16等世界名槍,但說起突擊步槍的“鼻祖”——Stg-44,大多數人并不知曉。
二戰期間,沖鋒槍的問世彌補了近距離作戰火力不足的問題,但沖鋒槍的有效射程僅有100米左右,不能滿足遠距離射擊需要。而射程更遠的重機槍又存在重量大、靈活性差等方面問題。
如何將這兩種槍械的優勢合二為一?
德國黑內爾公司槍械設計師雨果·施麥瑟率先開啟了新型槍械的研發工作。研發初期,雨果遇到了一個難題——新槍威力更大,但難以保證連續射擊的穩定性。
在一次武器展會上,一支采用短藥筒彈藥、能夠穩定射擊的步槍引起雨果的注意。“使用短藥筒彈藥可以提高步槍射擊穩定性。”興奮不已的雨果馬上開展試驗論證,并成功研制出7.92毫米子彈。這種子彈尺寸僅為過去步槍子彈的三分之二,槍的后坐力大大減小,沖鋒槍連續穩定射擊的技術難題也隨之破解。
1942年,第一批樣槍誕生,之后被命名為MP-43沖鋒槍,并順利通過軍方審批,開始進行量產。次年,這款新槍投入實戰,在庫爾斯克會戰的一次戰斗中,德軍陣地上數支MP-43沖鋒槍突然開火,密集的子彈射程更遠,威力更猛,其突出的作戰效能得到了戰場驗證。
“我們需要更多的MP-43沖鋒槍!”新槍的良好性能讓德軍下令加大MP-43沖鋒槍的生產數量,并將其更名為Stg-44突擊步槍。
二戰后,各國紛紛引進仿制Stg-44,突擊步槍隨之取代沖鋒槍和半自動步槍成為單兵的主要武器。時至今日,在中東地區仍能見到Stg-44突擊步槍的身影。
(李雙吉 陳 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