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rk id="uu8c3"><u id="uu8c3"></u></mark>

    2. 軍事
      您當前的位置:云南網 >> 新聞頻道 >> 軍事 >> 正文
      走進海軍航空兵某基地,解碼一個場站的人才觀
      發布時間:2022年05月25日 09:18:09  來源: 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原標題:走進海軍航空兵某基地,解碼一個場站的人才觀

        規則突變,徒弟奪冠

        比武在即,規則突變。

        連續6年奪冠的師傅無緣賽場,毫無準備的徒弟臨時出場,竟然勇奪冠軍。

        不久前發生的這件事,在海軍航空兵某基地廣為流傳。

        當時,基地組織崗位練兵比武。某場站航材股一級上士周來成對奪冠信心十足——在航空器材快速收發和干燥封存這一領域,他一直保持著領先優勢。

        誰也沒想到,比武前3天,場站突然接到通知:參賽規則由原來的指定選手改為隨機抽取。結果,周來成沒抽到,他帶的徒弟杜英寧抽到了。

        中士杜英寧來到航材股僅有兩年,此前沒參加過任何比武競賽。但師傅周來成對自己這個徒弟充滿信心,場站領導對杜英寧的實力也心中有底。

        比武那天,杜英寧走進考場,從考官手中抽取考題。比武中,各種“意外情況”紛至沓來:剛剛找到貨柜,就發現賬物不符、計數文件不齊、器材外觀損壞……每一個情況都很刁鉆,非常考驗航材保管員的應變能力。

        “每一個器件都要按照航材收發程序處置,切不可一味求快……”杜英寧想起師傅的指點,靜下心來認真核對賬物。最終,杜英寧以高分奪得第一名,干燥封存用時還打破了師傅保持的紀錄。

        杜英寧不負眾望!消息傳來,場站官兵歡欣鼓舞。熟悉這個場站的人都知道,師徒接力奪冠的背后,是該場站近年來對人才培養的一系列探索實踐。他們引導官兵跨領域學習成才,在保障實踐和大項任務中探索培養適合多型保障任務的“多面手”人才隊伍。

        初夏時節,記者深入采訪該場站,解碼他們的人才觀。(記者 劉建偉 通訊員 李芊卓 馮 磊

        解碼一個場站的人才觀  

      官兵展開對空通信車。馮 磊攝

        官兵還是那些官兵,為何短短幾年就從人才匱乏到人才濟濟

        ——每個崗位都能出人才,每項工作都能育人才,每個人都能成為人才

        談起如今人才濟濟的可喜局面,海軍航空兵某基地某場站站長郭震既欣慰又感慨:幾年前,情況可不樂觀。那時候,人才屈指可數,完成任務捉襟見肘。

        一次,場站組織飛行保障應急演練。面對接踵而至的“意外”情況,官兵們手忙腳亂,演練以失利告終。

        “說到底還是缺人才!”講評會上,有人說是因為老兵退伍后青黃不接導致的,有人認為是崗位缺編無法補充技術骨干形成的,還有人覺得一些崗位不需要那么多人,所以沒有進行合理分配……

        那段時間,郭震常常夜不能寐。如何盡快培育人才,成為他和班子成員討論最多的戰斗力建設問題。

        那年,他們執行某戰機飛行保障任務,急需油料化驗、汽車駕駛等多類人才。接到任務,場站領導壓力很大,感覺人才儲備遠遠不夠。

        沒辦法那就想辦法,任務來了,硬著頭皮也得上。沒想到,還真逼出了一個好辦法——針對任務部隊保障需求,各保障單元采取“分批次協同保障、分機型伴隨保障、分類別混合保障”等辦法,竟高標準完成了保障任務。

        勝利歸來,該場站領導沒有慶祝,卻開起了反思會:為什么以前總覺得無人才可用?關鍵是沒厘清什么是人才,場站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結果,在培養人才時,一味把“高精尖”作為標準,用這種人才觀去培養人才,因而走了岔路。

        觀念一變天地寬。該場站黨委鮮明提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工作,為推進場站保障能力作出突出貢獻,就是場站需要的人才。

        黨委育人理念的變化,帶來了人才培養新景觀。“過去覺得只有少數尖子是人才,如今感覺人人都能成才!”郭震告訴記者,消防班班長劉子銘以前不服管不好管,但領導沒有放棄他,不僅主動靠前做工作,還將他從驅鳥班調到了適合他的機械班工作。到新的崗位后,劉子銘很快展現出了組織能力強等特點,當上了副班長、班長。去年底,劉子銘所在班因完成任務出色,集體受到嘉獎。

        “過去覺得特殊崗位才能出人才,現在發現每個崗位都能出人才。”戰士陳本帥對此感觸很深:作為一個普通電工,他10多次完成重大保障任務,被評為年度“保障之星”。

        “過去一接到任務就找上級要人才,如今每項工作都能育人才。”氣象臺臺長孫健介紹,為了在工作中培育人才,他們探索創新培養模式,由當日值班員任評委,其他預報員區分紅、藍兩個陣營,針對掌握的數據闡述自己的觀點,雙方針鋒相對進行對抗,有效鍛煉了預報員的業務素質。

        排長盧志賢畢業不到一年,就已達到獨立值班水平,培養周期較以往大幅縮短。

        如今,每個崗位都能出人才,每項工作都能育人才,每個人都能成人才,已成為該場站官兵的共識。近年來,該場站先后涌現出全軍經費管理先進個人劉東昊、海軍對空通信導航專業比武競賽第一名劉銀濤等10多名學習成才標兵。

      戰機充電作業現場。馮 磊攝

        崗位如田,成才如耕,育人成才需要“深耕細作”

        ——崗位處處育才,工作時時育才,官兵奮發成才

        一個曾經連電路圖都看不懂的戰士,竟成長為對空導航專業的技術大拿。

        “我能有今天,多虧了場站的精心持續培養。”談起自己的成長經歷,戰士劉銀濤深有感觸地說。

        新兵下連,劉銀濤被分配到該場站導航連。面對錯綜復雜的內部電路、種類繁多的技術參數,劉銀濤頓時感覺“壓力山大”。

        那段時間,不服輸的他天天加班加點學習補課。場站還專門挑選班長孫印川手把手教他。天道酬勤,他一步步成長為能夠獨立值班的技術骨干。

        第二年,場站鼓勵劉銀濤報考軍校。到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學習兩年后,劉銀濤捧回來多個職業資格證書,能力素質明顯提升。此時,場站仍沒有放松對他的培養。考慮到某新型指揮系統投入使用,機關特意挑選幾名參謀和技師幫帶他。

        某新型指揮系統涵蓋有線通信、雷達、氣象、電臺等模塊,涉及10余種設備、數百條線路,劉銀濤白天逐個線材梳理調試,晚上挑燈夜戰學習充電……經過半年努力,他做到了對各類參數指標“一口清”。后來,劉銀濤代表基地參加海軍通信導航業務比武,一舉奪得第一名。

        連續幾年培養,劉銀濤終于成長為對空導航專業的技術大拿。談及此事,該場站領導告訴記者,這樣的故事并非個例。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育人同樣如此,崗位如田,成才如耕,育人成才同樣需要“深耕細作”。

        育人成才不能一蹴而就。這些年,場站始終注重崗位處處育才、工作時時育才、持續培養人才,有效激發了官兵奮發成才的積極性。

        這些天,戰士周玉強沉浸在興奮之中。回想自己從一名連隊文書成長為“財務通”,并開發出某管理系統在全軍推廣的經歷,周玉強特別有成就感。作為一個財務專業的“門外漢”,他勤學苦練,不到一年就自學考取了會計證,順利拿到了上崗資格。

        本以為這下工作肯定得心應手了,可周玉強很快發現,自己所學還遠不能滿足工作需求。對此,場站推薦他到院校培訓一年。周玉強不負眾望,以全優成績順利結業,并考取了軍隊財務等級二級技師證,掌握了物資采購、財務管理、后勤管理等多種業務技能。

        學成歸來,周玉強發現某結算系統無法滿足工作需要,決心研發功能更強、涵蓋信息更全、操作流程更簡便的系統。在上級支持下,周玉強帶領編程師、測試員、統計員全力攻關,終于研發出“某經費結算輔助管理系統”,被全軍推廣。

        敢于“放人”,才能讓人才充分流動起來

        ——在輸送人才中收獲人才,在舍得人才中匯聚人才

        費盡心思培養出來的博士研究生,剛回來就被推薦到海軍指揮學院任職。

        在該場站采訪,記者了解到,他們在精心持續培養人才的同時,還不斷向外輸送人才。

        “為什么舍得‘放人’?”場站領導回答,敢于“放人”,才能讓人才充分流動起來。

        對此,博士研究生王帥輝感同身受。當初從軍校本科畢業,王帥輝被分配到該場站氣象臺。不到一年,他就成長為單位骨干,被評為當年場站的“學習之星”。

        第二年,王帥輝萌生了考研的想法。當時,氣象臺領導心存顧慮:年輕人熱愛學習,渴望繼續深造提高業務能力值得鼓勵,但場站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期,保障壓力非常大,如果放開了考研的口子,會不會影響工作?

        一邊是保障壓力大需要留人,一邊是個人想出去深造,怎么辦?場站黨委研究后認為:人才是單位發展的根本,讓官兵走出去得到更好發展,才能激勵更多人才成長。

        觀念的變化帶來了行動的轉變。過去總覺得場站人才少、工作重,怕耽誤工作,就連上級給送學指標都不敢要;如今,他們不僅積極完成,還主動搶著要送學指標。過去上級選人,他們總藏著掖著不愿放人;現在,無論是上級機關還是其他部隊選調干部,他們都推薦最優秀的人才……

        在場站黨委態度鮮明的鼓勵下,王帥輝不僅順利讀完了碩士研究生,還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前不久,海軍指揮學院選調人才,王帥輝條件和能力都符合。場站黨委雖然舍不得,但從戰斗力建設大局出發第一時間推薦了他。

        那天,全站官兵敲鑼打鼓歡送他離開。看到這一幕,官兵們都說,是人才就有廣闊的平臺,大家學習成才的熱情更加高漲。

        結果,輸送了一個人才,激勵了一群人成才。

        通信營營長黃潤輝積極報名參加海軍艦艇部隊交流任職,氣象臺張小佩主動請纓到某基地執行任務……近些年,場站選送官兵培訓100多人次,攻讀博士和碩士研究生9人,向上級機關和兄弟單位推薦交流官兵23人,結果不僅沒影響場站建設,還在輸送人才中收獲了人才,在舍得人才中匯聚了人才。

        幾年前,參謀許連杰還是場站汽車連一名戰士,因工作成績突出、能力素質過硬,被保送入學,實現了從士兵到軍官的轉變。

        畢業歸來,許連杰牽頭研發以智能管控、智能查詢、智能服務等為支撐的“智慧營區”系統,使營區生活秩序更加正規,為場站精細化管理作出了突出貢獻,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去年底,他的成長經歷還被作為教育素材,搬上了新兵教育課堂。

        人才建設蒸蒸日上,戰斗力建設水漲船高。近年來,該場站連續兩年被上級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所屬12個基層單位被評為“四鐵”先進單位。(記者 劉建偉 通訊員 李芊卓 馮 磊

        以用為本育英才

        習主席指出,要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堅持以用為本,精準高效配置軍事人力資源,確保人才得到最佳配置、發揮最大效能。

        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不斷走向深入,基層崗位的專業性、技術性越來越強,不僅對官兵的專業素養提出更高要求,也為官兵成長成才創造了更多機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成才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特定人群的專利。對于基層官兵而言,無論從事什么工作,身處什么崗位,只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堅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都能成為各個領域的行家里手、骨干人才。

        評價人才,不能簡單地以手中裝備是否是“高精尖”、從事工作是否是“高大上”作為標準,更不能簡單用高學歷、高職稱劃線,而是要用工作實績去衡量,用對戰斗力的“貢獻率”來判定。有的領導常常感嘆人才奇缺,其實未必。“十步之內,必有芳草。”一個單位,就算缺少頂尖人才,但可供使用和值得培養的人才總是有的,能否具備正確的人才觀,顯得尤為重要。

        觀念一變天地寬。思維的破冰、理念的破繭、慣性的破除,才能實現從“無才可用”到“人才輩出”的蛻變。人才是在實踐中培養出來的。只有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積極為基層官兵搭建施展抱負的舞臺、提供增長才干的空間,使人人都有成才的目標,行行都有成才的價值,才能創造人才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喜人局面。

        基層是育才的沃土,崗位是成才的搖籃。官兵能否成長為人才,一靠個人努力,二靠組織培養。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崗位人員各司其職,在當前部隊各項工作任務愈加繁重的情況下,加緊人才培養、加速人才成長,不但要做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工作,同時還要積極挖潛,努力讓更多官兵成為“多面手”。

        作為一級黨委、一任領導,需要有強烈的人才意識,在人才培養上想針對性的辦法、用有實效的招數。我們要具有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讓廣大官兵在火熱軍事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如此才能發揮基層育才、崗位成才的最大效益。

        培養人才應具有全局意識和長遠眼光。舍得把人才放出去,可能會給所在單位帶來一時之失,但從長遠來看則會對單位建設大有收益。正所謂“良木擇地而繁榮,名花適土而獨秀”,人才只有各得其所,才能各顯其能。培養的人才離開了,表面上看好像單位失去人才,但從大局來看,卻是促進了人才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常言道,部隊是一個大熔爐。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任務。只要堅持把每項任務作為人才淬火加鋼的機會,把每個崗位作為人才錘煉鍛造的場所,部隊育才成才的“爐火”定會越燃越旺。(周東濱

      責任編輯:董明強
      日韩高清在线乱码一区
      訂閱《春城手機報綜合版》,發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訂閱《春城手機報》:娛樂版發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關注云南發布
      關注云南網微信
      關注云南日報微信
      新聞爆料熱線: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郵箱:ynwbjzx@163.com
      云南網簡介 |  服務合作 |  廣告報價 |  聯系方式 |  中央廚房 |  網站聲明
      滇ICP備08000875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3120170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2511600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滇)字 04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云)字第00093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經云南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24小時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71-64166935;舉報郵箱: jubao@yunnan.cn